實驗者(E)(有時會是米爾格拉姆)命令"老師"(T)為"學生"(L)給予"電擊",作為"老師"的參與者被告知這樣做真的會使"學生"遭受痛苦的電擊,但實際上"學生"是實驗的一名演出助手。參與者相信"學生"每次回答錯誤都真的會遭受電擊,但事實上根本就沒有電擊。在與參與者隔離以后,助手會設置一套錄音機,而該錄音機則由"老師"的"電擊產生器"所操控,會根據電擊程度而播出不同預制錄音。
米爾格拉姆實驗(英語:Milgram experiment),又稱權力服從研究(Obedience to Authority Study)是一個非常知名的針對社會心理學的科學實驗。實驗的概念開始于1963年由耶魯大學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拉姆在《變態心理學雜志》(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里所發表的Behavioral Study of Obedience 一文,稍后也在他于1974年出版的Obedience to Authority: An Experimental View里所討論。
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測試受測者,在遭遇權威者下達違背良心的命令時,人性所能發揮的拒絕力量到底有多少。 實驗開始于1961年7月,也就是納粹黨徒阿道夫·艾希曼被抓回耶路撒冷審判,被判死刑后的一年。
米爾格拉姆設計了這個實驗,便是為了測試"艾希曼以及其他千百萬名參與了猶太人大屠殺的納粹追隨者,有沒有可能只是單純的服從了上級的命令呢?我們能稱呼他們為大屠殺的兇手嗎?"
米爾格拉姆在他的文章"服從的危險" (1974年)里寫道: "在法律和哲學上有關服從的觀點是意義非常重大的,但他們很少談及人們在遇到實際情況時會采取怎樣的行動。我在耶魯大學設計了這個實驗,便是為了測試一個普通的市民,只因一位輔助實驗的科學家所下達的命令,而會愿意在另一個人身上加諸多少的痛苦。當主導實驗的權威者命令參與者傷害另一個人,更加上參與者所聽到的痛苦尖叫聲,即使參與者受到如此強烈的道德不安,多數情況下權威者仍然得以繼續命令他。實驗顯示了成年人對于權力者有多么大的服從意愿,去做出幾乎任何尺度的行為,而我們必須盡快對這種現象進行研究和解釋。"
以上是小編整理“2023考研心理學備考:米爾格拉姆實驗(1)”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各位小伙伴們有所幫助,更多考研擇校擇專業信息盡在本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