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考試大綱(2020版)
Ⅰ.考查目標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考試內容涵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2門課程。
(一)微觀經濟學
要求考生能夠掌握微觀經濟學的相關專業素質和基本能力。具體包括:
1.利用市場規律分析現實經濟問題的素質。
2.運用簡單的數學模型和圖示工具分析經濟理論和經濟現象的能力。
3.預判經濟政策的現實影響的能力。
(二)宏觀經濟學
要求考生能夠掌握宏觀經濟學的相關專業素質和基本能力。具體包括:
1.理解宏觀經濟運行及宏觀經濟政策的素質。
2.利用現代宏觀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分析宏觀經濟現象的能力。
3.預測宏觀經濟政策及效果的能力。
Ⅱ.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題型結構
(一)微觀經濟學(75分)
1.名詞解釋,共15分。
2.單項選擇,共10分。
3.簡答題,共35分。
4.計算題,共15分。
(二)宏觀經濟學(75分)
1.名詞解釋,共15分。
2.單項選擇,共15分。
3.簡答題,共25分
4.計算題,共20分。
Ⅲ.考查內容
第一部分 微觀經濟學
一、導論
1.西方經濟學的界定。
2.稀缺性。
3.西方經濟學的具體研究方法。
二、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
1.需求的概念、需求規律、影響需求量的其它因素、影響需求量的變動和需求的變動、從單個消費者的需求到市場需求。
2.供給的概念、供給規律、影響供給量的其它因素、影響供給量的變動和供給的變動、從單個生產者的供給到市場供給。
3.均衡的含義、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市場均衡的變動。
4.彈性的概念、需求的價格彈性、其他需求彈性、供給彈性。
5.支持價格和限制價格、稅收效應分析、彈性和收入。
三、消費者選擇
1.效用和欲望、總效用和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效用最大化、消費者的需求曲線、消費者剩余。
2.偏好和選擇、無差異曲線及其特點、邊際替代率及其遞減規律。
3.預算約束線的含義、預算約束線的變動。
4.消費者均衡的決定、收入變動對消費者均衡的影響、價格變動對消費者均衡的影響。
5.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含義、正常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低檔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吉芬商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消費者需求曲線的形狀。
四、企業的生產和成本
1.企業的類型、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
2.生產和生產函數、短期和長期、生產函數的例子。
3.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邊際報酬遞減規律、生產的三個階段。
4.等產量曲線及其性質、邊際技術替代率及其遞減規律、等成本線、生產要素最優組合、生產擴展線。
5.經濟學中的成本、短期成本的概念、短期成本曲線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
6.長期成本的概念、長期總成本曲線、產品平均成本曲線、規模經濟和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形狀、長期邊際成本曲線。
五、完全競爭市場
1.企業收益和市場結構、劃分市場結構的依據、企業利潤最大化原則。
2.完全競爭企業面臨的需求曲線、完全競爭企業的收益曲線。
3.利潤最大化產量的決定、利潤最大化和盈虧、虧損時的決策、企業和市場的短期供給曲線。
4.企業規模調整、行業規模調整、長期均衡、長期供給曲線。
六、不完全競爭市場
1.壟斷的含義及其原因、壟斷企業的需求曲線和收益曲線、壟斷企業的短期均衡和長期均衡、價格歧視。
2.壟斷競爭的特點、壟斷競爭企業的需求曲線和收益曲線、壟斷競爭企業的短期均衡和長期均衡。
3.寡頭的含義及其特征、古諾模型、斯威齊模型。
4.不同市場靜態效率和動態效率比較。
七、生產要素市場和收入分配
1.完全競爭企業的要素使用原則、完全競爭企業的要素需求曲線、完全競爭市場的要素需求曲線。
2.要素供給問題、要素供給原則、預算線-無差異曲線分析、要素供給曲線。
3.勞動供給和閑暇需求、勞動供給均衡、勞動供給曲線、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勞動市場的供求均衡和工資的決定。
4.土地的供給曲線、使用土地的價格和地租。
5.資本和利息的含義、資本的供給、資本市場的均衡。
6.產品賣方壟斷條件下的要素價格決定、要素買方壟斷條件下的要素價格決定。
八、一般均衡和效率
1.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概念。
2.帕累托最優概念、交換效率、生產效率、交換和生產的帕累托最優條件。
3.完全競爭市場的一般均衡狀態、均衡狀態和帕累托最優條件。
九、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
1.壟斷和低效率、尋租活動分析、對壟斷的監管。
2.公共物品和市場失靈、公共資源。
3.外部性影響及其分類、外部性影響和資源配置低效率、就正外部性影響的政策、外部性影響和環境保護。
4.信息不完全和市場失靈、次品市場和逆向選擇、保險市場和道德風險、糾正信息不完全的政策。
5.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度量、收入再分配、公平和效率。
第二部分 宏觀經濟學
一、宏觀經濟總量及其衡量
1.國民經濟核算的基本指標及其原理。
2.國民收入循環關系。
3.物價和就業水平衡量。
二、簡單凱恩斯模型
1.消費、儲蓄、投資等宏觀經濟變量與國民收入之間的互動關系。
2.簡單凱恩斯模型的原理及國民收入的決定。
3.國民收入變動中乘數原理及作用機制。
4.簡單凱恩斯模型向三部門經濟的擴展。
5.宏觀經濟均衡分析的幾何方法和代數方法。
三、IS-LM模型
1.投資函數的構建、金融市場對實物投資的決定關系。
2.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各自實現均衡時形成IS和LM曲線的條件及機理。
3.兩大市場同時均衡條件下均衡利率和均衡國民收入的原理及變動機理。
4.非均衡狀態下市場自我調整規律。
四、宏觀經濟政策
1、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目標取向、實施工具及作用原則。
2、財政政策對產品市場、貨幣政策對貨幣市場均衡的影響。
3、運用IS-LM模型分析宏觀需求管理政策。
五、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1.物價與總需求反向變動的三種效應。
2.總需求曲線的推導過程及其變化方式。
3.總供給曲線的形成過程、不同形狀及其經濟學含義。
3.AD——AS模型
4.總供給的三種狀態及宏觀政策的不同效果
六、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
1.失業及就業的關系,失業的幾種類型。
2.通貨膨脹的概念及其經濟學內涵。
3.理解通貨膨脹的類型及其產生的原因。
4.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關系及宏觀政策的選擇。
5.通貨膨脹動態變化的機制。
七、經濟周期理論
1.宏觀經濟短期波動的表現形式及周期波動特征。
2.經濟周期的概念、分類和原因。
3.乘數-加速數模型。
八、經濟增長理論
1.經濟增長理論和模型的發展歷程。
2.經濟增長因素。
3.哈羅德-多馬模型。
4.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
5.經濟增長政策
IV.參考書目
1.《西方經濟學》編寫組編《西方經濟學(上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西方經濟學》編寫組編《西方經濟學(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原文標題: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專業課考試大綱
原文鏈接:https://cem.nwsuaf.edu.cn/zsyjy/zsxx/cfe7cdd2a165486a868887a8e7464323.htm
以上就是“2021考研大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816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考研大綱”的全部內容,更多考研大綱信息,請多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