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習近平10月10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研究提高我國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和川藏鐵路規劃建設問題。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加強自然災害防治關系國計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學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提高全社會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國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規劃建設川藏鐵路,對國家長治久安和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一定把這件大事辦成辦好。
2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月10日上午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參加第四輪中日企業家和前高官對話會的日方代表并座談。李克強表示,今年適逢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日關系改善發展勢頭得到加強。希望雙方繼續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原則,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相向而行,推動兩國關系行穩致遠。
3 10月1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印發通知,將阿扎胞苷等17種經過談判的藥品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7年版)》乙類范圍,并確定了醫保支付標準。
4 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近日聯合發布《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管理辦法(試行)》。管理辦法要求從業機構制定并完善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內部控制制度,核驗客戶真實身份,并建立健全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監測系統。客戶當日單筆或者累計交易人民幣5萬元以上(含5萬元)、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含1萬美元)的現金收支,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以外的從業機構應當在交易發生后的5個工作日內提交大額交易報告。
5 輿論對201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正面評價占比95.81%;企業注冊數量由1978年的6905家增加到2017年的8000萬家;社會保障領域民眾獲得感最強、滿意度指數達96.31……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大數據看改革開放新時代》一書,包括多份報告,匯聚40億條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各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
6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正在穩步推進,同時為了加強頂層設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真梳理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涉及國家層面90余部法律、行政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和標準規范,并對第一批18部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提出了具體修改建議。
7 我國首個大型商業化光熱示范電站——中廣核德令哈50MW光熱示范項目正式投運。中廣核德令哈光熱示范項目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的戈壁灘上,占地2.46平方公里,項目由25萬片共62萬平方米的反光鏡、11萬米長的真空集熱管、跟蹤驅動裝置等組成。這些巨型反光鏡就像向日葵一樣,可以跟蹤太陽的轉動,把熱量源源不斷地收集并貯存起來,實現24小時連續穩定發電。
8 “中小企業貢獻了約50%的稅收、60%的GDP、70%的技術創新、80%的就業,我國99%的市場主體都是中小企業。”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中小企業高峰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用“56789”形象闡述了中小企業在我國的重要地位。
9 我國首次就政府網站域名管理發布專項文件,嚴準入、去“山寨”,嚴整治、強安全,嚴監管、重規范,向政府網站域名管理不善、被仿造被假冒等現象揮出一記重拳。
以上是為大家整理的10月11日國內時事熱點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