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機能學說
心理是腦的機制,腦機能學說的目的是為了解釋腦是如何產生心理的。
1. 定位說
(1)觀點:定位說開始于加爾(F. J. Gall)的顱相說,認為大腦的不同區域負責不同的心理機能。
(2)證據:①布洛卡(P. P. Broca)區、威爾尼克(Wernicke)區的命名。
②潘菲爾德(W. G. Penfield)用電刺激法研究顳葉時發現,微弱的電刺激能使病人回憶起童年的一些事情,這說明記憶可能定位在顳葉。還有研究發現,海馬與記憶有關,杏仁核與情緒有關,下丘腦與進食和飲水有關。
2. 整體說
(1)觀點:整體說認為大腦是總體發生作用的,大腦的不同部位對心理產生同等程度的影響。
(2)證據:①弗洛倫斯(P. Flourens)采用局部毀損法對雞和鴿子等動物進行一系列實驗,結果發現:腦功能的喪失和皮層切除的大小有關,與特定部位無關。
②拉什利(K. S. Lashley)采用腦損毀技術對白鼠進行了一系列走迷宮實驗,結果發現:在大腦損傷后,動物的習慣形成出現了很大障礙,這種障礙與腦損傷的部位無關,與損傷面積的大小有密切關系。由此,提出兩條原理:均勢原理和總體活動原理。均勢原理即大腦皮層上各個區域與部位,都以均等方式接受刺激信息并進行加工處理;總體活動原理即大腦皮層總是以整體方式對刺激信息發生作用,人的各種活動及其效率與大腦皮層所受損傷的面積大小成反比。
以上是小編整理“2022考研312心理學備考:心理學導論知識點之腦機能學說(1)”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各位小伙伴們有所幫助,更多考研擇校擇專業信息盡在本欄目!